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深化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,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。”妇联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,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,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。枝江市妇联大胆探索,勇于破题,按照“纵向到底、横向到边、共建共治共享”的原则,纵向延伸组织根系、横向拓展组织触角、下沉资源服务平台、加强基层妇女群众自治,关心和回应妇女需求,动员湾组普通妇女参与共同缔造,为妇女参与共同缔造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,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枝江经验”。
一、打通妇联组织与基层妇女群众密切联系的“最后一百米”
枝江市通过拓深延展妇女组织覆盖面,实现全市妇联组织应建尽建,妇联工作“有形”“有效”双覆盖。
(一)纵向延伸组织根系,完善妇联组织架构
首先是建强村(社区)妇联组织。各村(社区)通过妇女代表大会(简称妇代会),选举产生村级妇联执委会、村级妇联主席和妇联副主席。其次选优配强村级妇联主席和副主席。枝江市妇联进一步明确优先选择政治素质好,有群众工作经验、有一定议事协调能力的女性村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妇联主席或副主席,夯实村级妇联队伍的战斗力。最后是组建湾落(楼栋)妇女小组。枝江市妇联以治理单元、兴趣爱好、服务需求、邻里关系等为纽带,组建湾落(楼栋)、社会组织等妇女小组,构建“镇(街道)妇联——村(社区)妇联——湾落(楼栋)妇女小组——妇联执委(妇女代表、妇女)”的组织架构,完善村(社区)内部妇联组织体系建设。全市现共建立妇女组织201个,妇女小组1024个。
(二)横向拓展组织覆盖,加强妇联横向联动
一是推进在新领域、新业态、新就业群体中的妇联组织建设。枝江市妇联在村(社区)妇联组织基础上,将组织拓展到企事业单位、女性社会组织、“四新领域”等各个方面。二是构建线上线下的妇联组织工作网络。枝江市妇联构建了“线上 线下”紧密衔接、协同联动的工作网络,同步加强“互联网 妇联”“微信 妇联”建设,畅通网上联系服务妇女渠道。三是推进成立妇女微家。枝江市以女性规模、资源配置、治理实效为依据,科学确定最小治理单元,初步确定妇女人数达20人以上可以建立妇女微家,打造妇女集聚最新颖、最灵活、最微小的常态化活动阵地。
(三)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效能,融入基层治理体系
一是搭设妇女协商议事平台。枝江市各村(社区)积极组建妇女议事会平台,完善妇女议事会制度,通过集中议、定期议、现场议、上门议、线上议、走访议、特事特议等形式,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需求进行汇总,让议事有成果,让成果有落实。二是创新激活妇女参与机制。枝江市妇联推行妇女群众积分制、妇联执委联系制度、妇女群众评议制度、典型示范制度等,激发妇女群众参与妇女工作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。三是开展巾帼志愿服务。枝江市坚持共同缔造理念,发展以女性为主体的巾帼志愿服务队,在各村开展环境整治、扶贫帮困和文明家风等方面的志愿服务。
二、强化妇联纽带功能,提升基层治理效能
枝江市妇联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情感优势、语言优势和道德优势,组织和动员妇女参与基层治理中,构建治理共同体。
(一)关口下移,第一时间掌握妇女群体的社情民意
枝江市妇联根据“做到哪里有群众、哪里就要有自己的组织,怎么有利于做好工作,就怎么建组织”的原则,搭建了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,实现了与每一位妇女群众的组织连接。妇女群众可以在组织内表达自己的诉求,妇女微家、妇女小组、村妇联以及妇女议事会等,将收集到的群众意愿和需求向上传递,与政府各部门对接,帮助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,并落实解决群众需求。枝江市妇联借助“妇女议事会”平台,组织妇女群众围绕“凝聚巾帼力量,共建美丽庭院””这一主题开展大讨论,形成意见建议11条。
(二)源头治理,第一时间回应妇女群众的现实需求
基层妇联承担着促进政府事务和促进妇女发展的治理职能,要求妇联关注各种妇女现实问题,在妇女群众的“急愁难盼”上下功夫,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。一是化解家庭内部纠纷。枝江市妇联通过讲法、传法、用法的方式让妇女掌握法律知识,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。二是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。枝江市妇联联合市职教中心、市电商办举办烹饪、育婴师、家政、巾帼电商等创业就业技能培训,联合各镇农业服务中心、种养殖业合作社等部门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实操培训,多措并举提高妇女就业技能。
(三)治理闭环,联合共治提高妇女群众参与治理的效能
在推进共同缔造过程中,妇女是村(社区)层面重要的参与力量。据统计,枝江市每个村(社区)至少有1名妇女成员,村民委员会中女干部243人,占比32.8%,村民委员会主任中女性22人,占比12.5%。枝江市妇联强化自身工作体系,使妇联工作有效融入村、社区治理事务中,比如,枝江市“新妇联人”发挥致富带富作用,154支巾帼志愿服务队、1800余名队员投身到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来,为基层治理贡献了女性智慧和力量。
三、基层妇联增强社区治理效能的启示
枝江市通过深化基层妇联改革,构建“妇联 ”的共建共治格局,有效提升了妇女组织的覆盖力、影响力和服务能力。
(一)深化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
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:“我们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、更加坚强有力,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。”新形势下,枝江市妇联通过立体化、多层面的组织体系嵌入基层治理,不仅让广大妇女在身边就能找到妇联组织、得到及时服务和帮助,而且也能成为基层党委政府服务基层群众、协调社会关系、化解社会矛盾、解决社会问题的有力帮手,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协同力量。
(二)增强妇女参与能力是提升妇联基层组织效能的重要前提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:“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,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。”近年来,随着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,女性群体在越来越多的公共岗位上发挥着作用。枝江市妇联通过开展各种评比、议事等活动,引导广大妇女群众群策群力,共同参与乡村治理,以陪伴和实践的方式,培养妇女群众的责任意识、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,增强其有序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。
(三)提升妇联基层服务能力是妇联助力基层治理的关键抓手
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,这一话语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发现女性的作用,而在基层治理方面,其作用常常不被重视。而妇联是党设立的针对特定群体的专门性组织,其效能仅在其“专门化”中有所体现。枝江市妇联通过健全组织、完善制度和创新机制等方式,依托“一家一对一会”,以活动为载体,最大限度地将妇女群众组织起来、凝聚起来、动员起来,实现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